2010年12月18日 星期六

到底誰夠格成為民國百人

這個爭議爆出來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沒有去估狗,現在推測也都下線了吧?所以我要先承認我其實不知道這個民國百人票選活動實際的入圍條件是怎樣。不過既然沒說是民國百大偉人或百大好人,我猜入圍的要求也就是 1. 民國人 2. 對民國歷史有重大影響。

而如果以這兩個條件來說,毛澤東鄧小平確實當過民國人,對民國歷史影響也大,豈有不適合?更不用說被一些媒體順便點到的民初軍閥一干人等,其中不少本就是在成王敗寇之下受到了歷史的不平對待,在中華民國一百歲之際稍稍給他們一點平反,豈不更能彰顯民國的成熟與對自身歷史的誠實面對?

也要感嘆國民黨的洗腦教育真的很成功。成功到連國民黨的政敵都是一提到共匪歷史名人就起乩的程度。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剪報] 藍領白領不同 調查豈能不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x112010121000123,00.html

這標題乍看很不政治正確,好像在說這種調查分藍領白領有道理?

不過實際內文的意思是,豈可以只調查白領就當成全體的結果發表?

以下合理引用中國時報刊登內容:

觀念平台-藍領白領不同 調查豈能不分!

* 2010-12-10
* 中國時報
* 【夏曉鵑】

 日前行政院研考會發佈二○一○年「外籍人士國際生活環境滿意度調查」結果,得意地宣稱「外籍人士中約有七成四(七四.四%)的受訪者對臺灣生活、工作、文化包容與接納及國際化環境的建立等各方面表示滿意,與二○○九年的調查結果(七五.一%)相較,並無顯著性差異。」

[......]

 仍記得二○○五年仲夏,高雄捷運工程的泰勞抗暴事件,以及因此而引發的政治風暴嗎?任何略知台灣的外籍勞工處境的人,看完了研考會的調查報告,必會產生困惑;在台灣的外籍勞工怎有可能對台灣的工作環境、文化包容度,有如此高的滿意度呢?

 原來,研考會的調查,非常巧妙地只針對在臺居留的「白領」外籍人士調查,並且註明「不含由產業需要所引進之外籍勞工、外籍監護工與外籍配偶」。為何如此呢?可能原因有二。第一,研考會的調查準確地指出政府的態度與施政方針;只有「白領」的外籍人士才是政府所欲關切的,而「藍領」的外籍人士,包括所謂的外籍勞工、外籍配偶,根本不在政府的服務視線中,顯現充滿階級歧視的意識形態。第二,政府清楚瞭解「藍領」外籍人在台灣面臨層層剝削、歧視,但為了形象包裝,刻意將外籍勞工和外籍配偶排除,以使調查結果呈現出外籍人士對台灣生活非常滿意的瑰麗結果。[......]

 台灣在一九九二年通過《就業服務法》之後,就明白地依階級將外籍人士二分,從事漁工、看護工、家庭幫傭、工地工程與製造業的藍領外籍人士,即所謂的「外勞」,與白領外籍人士,受到不平等的法律規範。藍領外籍人士不得自由轉換僱主、有嚴格的工作年限,且配合入《出國及移民法》的規定,使「外勞」永遠不可能成為公民。唯一能使藍領外籍人士取得永久居留或公民身份的條件,是與公民結婚,再以「外籍配偶」身份申請來台。然而,即使成為台灣人的配偶,他們仍必須面對各種查察、複雜而嚴苛的程序,辛苦地過五關、斬六將後,才能取得身份。此外,外籍配偶和外籍勞工同樣受到台灣普遍性的歧視,被汙名為社會問題的製造者。

[......]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