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李家同:偏遠弱勢生不配學理財(設計對白,不過也說不定說到他的心坎裡了)

以下合理引用自由電子報新聞:

無財可理怎麼辦 李家同批理財課
【7/30 19:40】

  〔本報訊〕教育部打算在國中教材納入理財課,資深教育學者、暨南大學前校長李家同抨擊,這項計畫沒有經過全盤考量,弱勢學生會遭二次傷害。

李家同說,這項措施太不實際,沒有考慮到現實狀況。偏遠地方的學生,連打折都搞不清楚了,怎麼會懂理財。李家同還說,如果國中開始就懂得玩數字遊戲,學生的價值觀會發生偏差。

加上這些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本來就不好,課堂上如果被「糊塗」的老師問到「你家都怎麼理財?」,家中無財可理的學生,又怎麼說出口,簡直窘不堪言。

李家同建議,對國中生最好的理財方法,就是跟告誡他們不要亂花錢就好,因為他們還沒有經濟能力。

"偏遠地方的學生,連打折都搞不清楚了,怎麼會懂理財。"

既然如此,是不是更應該要教偏遠地方的學生搞清楚打折(這也是理財的一部分啊),然後再一步步學習更進階的理財知識?按照李家同這種邏輯,偏遠地方的學生連代數都搞不清楚了,所以不應該教微積分;偏遠地方的學生連牛頓力學都搞不清楚了,所以不應該教近代物理?(舉例的微積分與進物是我那個年代高三的課程,不知到現在還是不是這樣?)

最讓我感到可怕的是,一直以來表現出為弱勢者發聲的態度的李家同,搞了半天原來是認為偏遠弱勢生不配學理財嗎?

"如果國中開始就懂得玩數字遊戲,學生的價值觀會發生偏差。"

我不清楚教育部規劃的理財課程詳細內容如何,但是正確的理財觀念的基礎正是良好的金錢觀。理財課程如果以此作為出發點,正好是可以避免學生產生偏差的金錢觀。至於說偏重知識面的理財教育就等於讓學生懂得完數字遊戲這話嘛,在現在這個世道,你可以不玩數字遊戲,但是不能不懂,否則就等著讓數字遊戲來玩你。理財知識是一個現代人面對世界時必須的武裝。這年頭這麼多被詐騙的,被以幾近詐騙的手法勸說買下垃圾金融商品的,進行不適合自己的投資的,落入信貸/抵押貸款的小字條文圈套而失去房產淪為卡奴的,或者只是單純不懂得量入為出而成為月光族的,很大一部分成因不就是對理財知識的無知嗎?

加上這些學生家庭經濟狀況,本來就不好,課堂上如果被「糊塗」的老師問到「你家都怎麼理財?」,家中無財可理的學生,又怎麼說出口,簡直窘不堪言。

教師的教學手法根本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性教育/性侵害防制的課程如果教法失當,也有可能對受過性侵害的學生造成二次傷害。因為如此就乾脆不要教了嗎?
另一方面,越是窮人才越要理財:廣義上包括理債以及長期的脫貧規畫。<<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整體來說我個人並欣賞,但是它裡面一個中心思想我覺得還是很正面的:賺錢理財之所以重要,為的不是當錢奴,而是在獲得財務上的自由以後才能進一步放手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更白話一點其實就是 "衣食足然後知廉恥"。你要窮人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道德,文化等等的價值,第一步難道不是應該先讓他們有錢嗎?李家同認為窮人家的小孩不需要懂這理財,等於就是叫窮人乖乖地窮一被子,就連著子子孫孫也不要想翻身。這就是李家同你對貧窮的看法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