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閱讀他人之生命

以下合理引用自聯合報

生命怎麼教? 學者:看名人傳記
2009/11/08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所長黃雅文昨天指出,生命教育的效果必須更長期才能顯現,她建議,先從閱讀名人傳記著手,利用奮鬥故事融入生命教育,還提出「六項思考帽閱讀法」,讓學生分享閱讀心得。

[......] 她建議,閱讀是目前最適合融入的科目,尤其是名人傳記,有奮鬥的故事足以作為生命教育的最佳教材;不過,她不並建議閱讀心得變成作業,而是透過表演、歌唱或分享來讓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

黃雅文更提出「六項思考帽閱讀法」,分別以白色代表事實、紅色感受、黑色批判、黃色欣賞、綠色思考及藍色統整,在閱讀過傳記文學後,分別請學生針對這六大面向分享。

為了讓分享的過程更有趣,黃雅文還建議,小學生可以上台戴上不同顏色的帽子,來分享閱讀心得。

黃雅文也強調,目前每個學校都會教生命教育課程,但教學現場太著重感性,強調動人的故事,且多止於課堂,如果老師能透過「六項思考帽閱讀法」,針對故事內容再加強,相信學生對生命教育會有更深刻了解。

我承認我剛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是打算為文來酸一下的。不過看了內容反而滿贊同的。讀傳記的時候如果能超越八股的 "好感動" "要效法他的精神",而是能像貓昌所曾經提出的,不要只是窺視或凝視,而要從不同的角度環視乃至於透視,立體地理解一段生命的歷程,那麼名人傳記也確實足以作為所謂生命教育的好材料。

不過,我還是覺得為必要挑奮鬥的故事。人各有志,亦各有不同際遇。奮鬥的故事固然令人有所啟發,天縱英才,一帆風順,甚至是特立獨行,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名人故事難道不也是真實生命所可能具有的相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