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問題太多。以下以
原文評論
之格式表現
2010/03/01 00:07
記者/作者:胡慕情分析一下這裡的邏輯: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吃台灣米、飲台灣水」將不再理所當然。農村願景會議提出警告,台灣再不重視糧食安全、鼓勵小農發展,將來全球爆發糧食危機時,台灣將首當其衝。
2007、2008年油價飆漲,民生物資價格大幅上揚。原因在於台灣糧食自給率嚴重不足。以百分百依賴進口的小麥為例,一袋麵粉曾狂漲1百元,維持物價平穩,提高糧食自給率是台灣的當務之急。
台灣糧食自給率低 --> 糧食供應不能自主 --> 糧食價格波動大 --> 不好
如果能提高糧食自給率 --> 糧食供應自主 -(1)-> 糧食價格波動小 -(2)-> 好
但是這裡 (1) 跟 (2) 兩個推論都有很大的問題:
(1)
一般來說,一個系統規模越大就越穩定,出現變動也比較會是漸變而不是劇變。系統規模小則反之。而所謂 "糧食供應自主",其實不就是 "糧食依賴自產" ?小小的台灣,如果對糧食自產的依存度高,也不需要等 "全球" 爆發糧食危機了,只要本地糧食生產區出現天災,汙染等問題,豈不是要立刻造成糧食價格的劇變?
舉實際的例子,大家應該記得像青蔥這類自產為主的農產品,去年八八風災過後價格暴漲的狀況。而台灣自產大蒜的價格波動也經常大到得要靠進口來平抑。蔥算漲了大不了忍一忍少吃或不吃。但糧食靠自產,一但供應出問題要怎麼救?
當然,有進口有自產,在價格與品質上有更多選擇絕對不是壞事,但是說增加糧食自產率就可以穩定糧食價格,渡過糧食危機,這就太過簡化,太過一廂情願了。
(2)
價格波動小就是好事嗎?乍聽之下好像是好事啊。但是,如果是 "穩定的高價" 呢??
其實台灣糧食自產最大的障礙就在這裡--不管進口糧食怎麼漲都還是比自產便宜。以所謂一袋麵粉狂漲一百元為例,大約是百分之二十的漲幅。而之前看過農民的估計,台灣自己生產小麥的成本卻是進口的一倍以上,也就是說麵粉進口轉自產將會帶來超過百分之百的漲幅!!
[中略]我很贊成施明煌說的,增加選擇而非替代。相對的舒詩偉的話就很有問題。如果種子只准跟孟山都買,前面施明煌說她有不錯的小麥種子是哪來的?台灣農業改良那麼多年育種出來的各種作物種子是哪來的?其實只是孟山都經過基改的種子要跟孟山都買,然後要用對應的肥料與除草劑。你不高興,不要用他家的種子就好。相對的,如果孟山都它整個農業生產鏈上下一手抓,但是農民(在明明就有其他種子可選的狀況下)還是願意跟他打交道,豈不證明孟山都的種子在農民眼中真的有某些優勢?而要與之競爭,與其妖魔化其基改技術,自己拿出更好的種子(無論基改與否);更好的肥料與除蟲除草技術(包括更有效,更便宜以及更少環境衝擊)。反之若是不把優勢做出來,那國產糧食不就等於是強迫納稅人去補貼那些又貴又難吃又不健康又不環保的本土農業?
增加選擇而非取代
原為工程背景出身的施明煌,投入學習障礙者的喜願麵包坊工作,2007年石油危機、原物料爆漲,讓他意識到依賴進口的危險;施明煌說,台灣過去二期稻作後其實會間作小麥,因此在2008年與農友合作契作小麥,至今台中、台南、宜蘭、苗栗等地都有農友契作。
施明煌和農友一開始只能種出2噸小麥,今年可望產出30噸。施明煌推廣契作小麥不做單點發展,他架設小麥生產履歷網站讓生產過程透明,「我希望遍地開花」;履歷網站除讓消費者知道生產進度,也讓農友相互學習。
施明煌透露,台灣有不錯的小麥種子,但他找農改場合作時,卻遭公部門拒絕,顯示公部門對此意識仍然不足。施明煌坦言,台灣小麥不可能「取代」進口小麥,但台灣必須「加入」以創造選擇。
青芽兒主編舒詩偉指出,美國不只利用糧援,更進一步透過基改控制糧食。以孟山都公司為例,透過貿易談判掌握種子的智慧財產權,農民必須跟孟山都買種子,但這些種子無法再生、農民每年都要新買種子,而且只能搭配孟山都的除草劑。
跨國集團控制可能產出不健康的產品,當台灣不改變「種價格高的以進行貿易」,當進口糧食比自產更便宜、依賴度加升,能源危機爆發時,連鎖產業就受影響。這一段是整篇最傻眼的胡說八道句子。每一句本身邏輯都有問題,連在一起的邏輯也不通,完全是失敗中的失敗。
首先,跨國集團控制可能產出不健康的產品,對,但是,台灣產品保證沒問題?本地個體自產就不可能產出不健康的產品嗎?這簡直是愛歹玩愛到腦殘。
然後,"種價格高的以進行貿易" 不好,那怎麼好呢?"種沒價值的東西自己吃"?自己種自己吃,不跟國外做生意,這不就是貿易壁壘,保護主義嗎?不要忘了沒有東西賣出去就沒有本錢買東西進來。台灣有這種本錢切斷一切進出口?不要鬧了,今日連電子產品的小小電容器台灣都做不好,玩鎖國是找死嗎?
接下來,又扯到 "能源" 危機?的確前幾年石油價格飆漲,大家開始把注意力轉向生質能的時候,大量的農地被用於生產生質燃料而造成糧食價格的波動。不過上面的論述方式也太跳 tune 了一點。更重要的是,當能源危機發生,台灣基本上不可能自免於其外。就算當能源危機發生時台灣有高比例的本土糧食產業,還是必然會面對 "生質燃料或糧食" 的抉擇。
然後,產品健不健康,跟糧食進口依存度,還有能源危機到底要怎麼產生因果關係啊?_?
友善耕作小農聯盟發起人李寶蓮指出,在能源危機、環保意識提升下,大規模農業將面對挑戰。大型農場的單一作物需靠大機具與化肥耕種,這些都很耗能,做磷肥的磷礦預計在世紀末就會消耗殆盡,對環境友善的小農反而可延續多元價值與維持糧食穩定。之所有用大型機具,其實就是單位人力/單位時間所能更重的面積遠大於小型的人力密集型同業。簡單的說,你小農耕種比較不耗能,並不是因為你效率高,而是因為你本來就小。如果要用小農耕種的模式達到大規模農業的產量,耗能必將更多。至於說有機肥,其實大規模農業也有使用的,而現在發現大規模生產有機肥(糞肥)的過程裡面對環境也有很大的傷害。要擴展小農耕作到能生產大規模農業的產量,需要的有機肥不會比較少,對環境的影響也不會是可以忽略的。
觀念轉變才能自主
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透露,台灣糧食自給率表面上是31%、穀類較危險,實則不然!除了主食中的小麥是絕對依賴之外,玉米自給率低,萬一能源危機來襲,飼料玉米無法進口,養豬業也會受到衝擊。
「生產端與消費端要連結,才可能逐步達到糧食自主。」蔡培慧表示,農政單位必須正視糧食危機,不應不斷發展工業、迫使農田休耕。此外,應發展產銷履歷讓消費者有所選擇。當政策能友善農業、配合小農透過教育告知消費端生產端的理念與作為,消費者轉變觀念支持,才有糧食自主的可能。
我贊成資訊透明,讓消費者有所選擇。但是我依舊不認為小農產業發產的目的應該是為了達成糧食自主,而是應該以品質搶佔高端市場(其實以台灣土地狹小,技術密集的特色,幾乎任何產業都應該以高端精緻化為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