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剪報] 沒經濟自由化 就沒FTA (杜震華)

雖然我認為雙英辯確實讓我多瞭解了一些國,民兩黨對 ECFA 的看法的異同之處,但是始終也還有一種說不出的怪怪感。

直到看了杜震華這篇文章才讓我豁然開朗。(解決方法那一段不論...... MIT, 史丹佛來台設分校台灣就有國際競爭力?)國民黨說要先走進中國才能走向世界,民進黨說要先走向世界然後走向中國才安全。好像大家都說要走向世界啊?問題是,台灣準備好走向世界了嗎?走向世界不只是把貨物賣到世界,更是向世界開放市場!眼下講到 ECFA 就已經這麼多傳產,農業唉唉叫了,真的要向世界開放市場(不管是在走進中國之前還之後),衝擊只會更大,享受保護主義慣了的台灣產業受得了嗎?而在這種保護主義的心態之下,不管簽不簽 ECFA, 不管鎖不鎖進中國,台灣恐怕都無法走向世界。

以下合理引用2010年05月24日蘋果日報

沒經濟自由化 就沒FTA (杜震華)

目前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的諮商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為了不被「鎖進」中國經濟,有識之士要求政府必須在ECFA的架構協議之後盡速展開和其他國家的自由貿易諮商,以分散台灣的經濟風險。只是,台灣真的準備好和其他國家簽署自貿協定了嗎?

自由貿易協定不是「友好協定」,它要求簽署國將貨物和服務貿易相互自由化,對廠商「去蕪存菁」讓資源使用更有效率,社會福利達到最高。因此,簽署國消費者和部分產業會獲利,部分產業則必須讓出市場!雖然全球都狂熱地尋求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但廠商卻必須接受市場開放的嚴厲挑戰!
這種挑戰是全面性的,從絕大多數被貿易的商品,到各式各樣的服務市場;先進國家除了商品貿易的自由化達到九成以上,服務市場也都在WTO的基礎上更大幅度地開放。許多國家藉自由貿易協定「在國內外」和國際競爭者無障礙地公平競爭,將生產力提升到國際水準,讓人均國民生產攀升到先進國家的水平!
讓出市場公平競爭

但是在我國,大眾對自由貿易協定的認知卻很畸形。由於北京願意在ECFA的諮商對台灣「讓利」,台灣許多民眾認為和其他國家簽署之後,台灣的出口也可以大幅提升、服務業進佔對方市場,政經關係大幅提升,一切都「豁然開朗」!沒有多少人了解必須同時對對方開放市場,讓他國產品也免關稅進入國內市場;國內服務市場也要開放,讓大家公平競爭。豈止是一般民眾,不少部會高層也都懷有此心,一談到對外「開放市場」,可是「門都沒有」!
更諷刺的是,在後ECFA 時代,如果要和經常被提出的美國、日本、新加坡、紐澳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話,它們不僅不會對台灣「讓利」,還會馬上要求我們「讓出市場」,讓大家公平競爭:包括美國有興趣的玉米、牛肉、內臟等農產品,日本有興趣的汽車、家電產品,新加坡和紐澳有興趣的教育、牛羊乳品等等。
它們相對都是開放的國家,早就習慣於國際競爭,我國卻可能「吃這也癢,吃那也癢」,到時候諮商人員汗流浹背,國內各部門政府機構和市場競爭者卻都堅持不開放,請問這種「自由」貿易協定如何簽得出來?台灣未來又如何自由化?執政者有魄力即使「失去選票」,也要做「對的事」嗎?
觀察兩岸經濟合作協議諮商的過程,不少駐台外國機構相當懷疑,台灣的這種封閉心態,未來如何和他國諮商自由貿易?馬總統和吳院長應該親自督導教育部,讓美國最傑出的麻省理工或史丹佛大學在台灣(合作)設立一所分校,紐西蘭或澳洲的牛羊和乳品出口到台灣,在台灣的雙方合資廠商加工後出口到東亞,藉以打通任督二脈、鬆綁台灣法規,才可能簽成下一個自由貿易協定。
目前國際間先進國家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都屬於「高品質」的協定,也就是自由化的內涵極高,不像具有兩岸特色的「這個不開,那個不讓」協定。
馬政府如果無法提早自由化,不待中國使力杯葛,內部的抗拒自然就會讓下一個協定簽不成──經濟被「鎖進」中國可能性極高,政府可得好好準備接受在野黨的無情砲火!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1 則留言:

Bob Lu 提到...

順便貼這個:

http://i217.photobucket.com/albums/cc42/mykulala/my/2-2.jpg